>首页>艺术展览
  • 艺术展览
      • 任小林——模糊的末端

        分享到:

            (1/5)任小林——模糊的末端

            (2/5)女主人的庄园, 1800x1600mm, 2019

            (3/5)灯光的环境之二, 1800x1600mm, 2019

            (4/5)菠萝2, 600x600mm, 2016

            (5/5)伴侣, 1000x750mm, 2014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任小林——模糊的末端
            展览时间:2019/09/28~2019/11/13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任小林

          策 展 人:冯博一、杨鉴

          蜂巢(北京)当代艺术中心将于2019年9月28日至2019年11月13日推出任小林个展“模糊的末端”。

          这是任小林在特殊时期的一次特别的展览。主要作品是由他内心的独白而构成和展开的。上帝要夺走他所爱,孤寂、不安随即而来。那是在无尽的看护和等待中,在医院长廊的尽头,只有暗红的医用灯光和他的烟头在熠熠闪光。他只好用他的目光所及无望地观察着医院的周围,臆想并强化了他所在空间而可能带来的恐慌。夜晚的缝隙将他不断收紧,他变得越来越没有把握。

          ——冯博一

          亲历中国当代艺术近三十年,被在场或是暂离时,任小林的特别在于规避这两极的方式,在天赋与生命体验之间快速地来回摇摆,使他的艺术既没有在“好时候”被仓促地歌颂,也没有在“坏时候”被拿出来被迫增生含义以反思之前的操之过急,他的绘画像是带着一种复魅气息逆时思考,一直涌动在时代记忆暗处。正如阿甘本在《何谓同时代人?》里说的那句有名的话,“真正同时代的人,真正属于其时代的人,也是那些既不与时代完全一致,也不让自己适应时代要求的人。”这或许正是任小林游荡(Flaneur)于中国当代艺术史之中却一直未能被简单定义的原因。

          任小林的作品总像是夹杂着原始的泛灵论色彩,与物、象、言相结合,始终在感性形象中运动,并伴随着主体情感的体验和自由抒发,作品至始至终保持鬼魅灵动的气息。任小林的作品中总是充斥着复杂而又丰富的象征意味,而近几年的新作中在象征上出现了明显的取向变化,由个人的诗意的转向了神秘主义和宗教感,尤其是作品中有不少“固有的类型”,这种固有类型就如同文艺复兴时候看到抱着孩子的女人的画像就一定会想到圣母与圣子一样。任小林的新作中大量存在象征意味的交错形式与结构,“固有的类型”尤为显著,这使得任小林的画面中裹挟了某种宗教感并且是难以言明指向不明确的原始宗教气息,但是就如同不同时代的语境对相似“固有的类型”持有不同的阐释切口一样,任小林用个人化的绘画的方式在画面中植入了时间概念,使得“固有的类型”即使是有明显的宗教气质,依旧保持着一种阐释上的绝对多意性与开放姿态,将宗教形态中过于明确的所指模糊化,不被形式本身所要挟。

          任小林的这些新作,为我们提供了他和她在世间风物里的一种映射,浓缩了他隐忧的眩目和妄想的呓语。将画面化为与她的对视,碎片化的图像看似散乱无序,如同花落飘零,但种种“乱象”却以浓郁的色调,让人难以平抚。其实,现实已经足够悲催,它逼视那些裸露的伤口,定格那些难以确定的人生,放大那些熟视无睹的荒诞……在作品面前,这无疑只能是一个想象,这种“无疑”正是人间的“无情”。其中的一个细节是在任小林的这批新作里,总有一只鹿的形象不断隐现。鹿是神的化身,散发着青草的芳香,可以在物种学、生物学的层面上来审视人的存在,而画面中凝固出它的身影,则是任小林重新塑造过的幽灵般的存在。那是鹿的寓言或是鹿讲述的寓言,这种寓言形式本身就是对她的命名。任小林利用寓言化叙事方式,非常动声色地表达着他的混乱不安,并在他所设置的场域中,呈现了一种悲情的悸动。


    1. 艺术展览
      1. 最新资讯
      1. 展览活动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40(s)   6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01(mb)